一、被“冻结”的肩关节之谜
二、肩周炎的典型症状识别
肩周炎的症状具有显著的特征性,掌握这些信号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。最典型的表现是“疼痛-僵硬-功能障碍”的三联征,且具有昼轻夜重的节律性。1.疼痛特点如同“夜间刺客”:初期为阵发性隐痛,随病情发展转为持续性钝痛或刀割样痛夜间疼痛加剧,常因翻身压迫肩部而痛醒天气变化或劳累后疼痛明显加重,疼痛可放射至颈项及肘部。2.关节活动受限呈进行性发展:早期因疼痛导致主动活动减少,被动活动尚可;中期出现“梳头困难”,手无法触及对侧肩胛骨;晚期连穿衣、洗脸等基本生活动作都需他人协助。
三、保守与微创的治疗方式
肩周炎虽有自限性,但科学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、改善预后。目前临床采用阶梯式治疗策略,根据病情阶段选择合适的干预手段。
(一)西医治疗:精准镇痛与功能康复。
1.神经阻滞治疗。肩关节神经阻滞是一种精准的治疗方法,通过将药物注入肩关节腔或周围软组织病变部位,可有效缓解疼痛、减轻炎症。这种疗法既能快速止痛,又能消除无菌性炎症,针对不同病变部位,精准施治,具有操作简便、效果显著、安全性高等优点,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,是肩部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。
2.小针刀疗法。采用直径0.4-1.2mm的特制针刀,在粘连部位进行微创松解。小针刀治疗肩周炎能够直接作用于肩关节周围的病变部位,通过精准松解黏连的肌肉、肌腱和韧带,有效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。同时,它还能减轻受压神经和血管的压迫,恢复其正常功能,进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改善细胞组织的缺氧状态,并帮助清除局部的致痛物质,能显著缓解疼痛。3.物理治疗。超短波、冲击波等物理因子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痉挛。急性期(疼痛剧烈期)应避免热敷,可用冷敷减轻炎症反应。
(二)中医特色疗法:内外兼修的整体调理。
针灸。选取肩髃、肩髎、肩贞、天宗、曲池等穴位,根据证型加减配穴(如风寒湿型加风池、合谷;气血虚弱型加足三里、脾俞),针刺时结合提插捻转手法,留针20-30分钟,部分穴位可配合艾灸增强温通效果。
中药热奄包。把吴茱萸、粗盐等中药炒热后装入布袋,在肩部进行熨烫。温热之力可使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直达病所,达到“通则不痛”的效果,尤其适合畏寒明显的患者。
艾灸。艾灸治疗肩周炎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,通过艾灸特定的穴位,可以起到温经散寒、消瘀散结的作用。可以选择肩周炎相关的穴位进行艾灸,如肩井、天宗、曲池等。这些穴位与肩关节有关,艾灸可以刺激这些穴位来缓解肩关节疼痛和炎症。
推拿。专业的推拿手法可松解肩部肌肉粘连,再配合关节松动手法,帮助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。
浮针治疗。源自传统针灸的创新疗法,通过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操作,激发人体自我修复机制。临床观察显示,浮针对缓解肩部肌肉紧张效果显著,多数患者治疗后即刻感觉肩部轻松。
(三)康复训练:贯穿全程的基础治疗。无论采用何种疗法,康复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推荐以下经典动作:爬墙训练:面对墙壁,手指沿墙面缓慢上爬,每日记录高度。钟摆运动:弯腰使患肢自然下垂,做前后、左右摆动及画圈动作。背手拉伸:双手在背后相握,逐渐向上提拉,增加内旋角度。毛巾辅助训练:用毛巾绕过背部,双手各执一端做上下牵拉。训练原则是“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”,急性期以被动活动为主,缓解期逐渐增加主动运动,每日2-3次,每次15-20分钟。当肩部出现持续疼痛超过2周、活动度进行性下降时,应及时就医,切勿抱有“忍忍就好”的侥幸心理。现代医学的进步已使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,只要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配合科学的康复训练,大多数患者都能重新拥有灵活健康的肩膀。
疼痛科(颈肩腰腿痛专科)简介
疼痛科(颈肩腰腿痛专科)成立于2001年,位于八里岗院区康复楼九楼,现有医护人员23名,其中高级职称3人、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11人,开设床位48张。是省内成立较早的颈肩腰腿痛专科,是医院首批中医重点专科,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疾病的诊疗。科室拥有银质针治疗仪、医用臭氧治疗仪、三维正脊治疗仪、移动床旁超声机、冲击波治疗仪、偏振激光治疗仪等多种先进设备。主要开展整脊疗法、银质针治疗、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、臭氧注射疗法、小针刀疗法、正清风痛宁序贯疗法、火龙罐、毫火针、特色中药硬膏外敷等治疗方法。科室秉承坚持以中医为特色,结合现代先进设备及治疗技术,力求专一,只做自己擅长的事,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专业最优质的服务。